深圳市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b82.com  日期: 2018-02-06  【字号: 【内容纠错】

  2017年,我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国家、省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有条不紊的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围绕贯彻落实新测绘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着力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产品,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服务民生的能力水平,重点推进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完成深圳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共建立6个北斗CORS基准站,建立了系统控制中心和用户数据中心,通过了专家验收,完成了用户培训,并将6个基准站融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

  二是完成深圳市似大地水准面的建设。利用高精度GNSS静态相对定位和精密水准方法,建立了深圳市高精度三维空间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确定了1985黄海高程系统下的深圳市1cm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并开发了相关的应用软件。

  三是进行SZCORS日常维护。定期对SZCORS基准站和数据中心硬软件的运行状况进行现场检查;按年度对基准站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2017年度质量良好;对基准站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位移符合规范要求。建立了SZCORS的在线坐标转换系统,为用户在外业测量阶段提供测点的深圳独立坐标及1985黄海高程系统下的高程。

  四是做好基础测绘日常工作。完成全市域(禁飞区除外)0.2米航空摄影测量及相应的DOM、DEM数据内业处理,完成深圳市共计24期政务版和公开版影像图;完成坐标转换103批次共31万个点、图形数据转换37批次1736G;对外成果提供平面控制点159个、高程控制点57个,保证了各项目的作业基准与深圳市测绘基准的统一。

  五是开展测量标志普查工作。组织完成了2016-2018年度测量标志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对155个水准点、455个GPS点、14个重力点进行了现场踏勘、拍照、维护,观测了288个高等级控制点,切实履行测量标志的保护职能。

  (二)推进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升级,信息共享释放活力

  一是支撑全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为全市各部门和企业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服务,缩短服务时限,使测绘成果服务事项更加便民、高效,有力支撑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公共项目等重点工作对测绘成果的需求。2017年共提供384批次数据服务,其中包括1:1000地形图50432幅、1:2000地形图1562幅、1:1万影像数据20848平方公里和83012公里的地下管线数据,主要用于测绘地理信息、城乡规划建设、通讯等领域。

  二是强化空间平台服务提升。随着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对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空间平台在原有模式基础上优化服务方式,研究开发了“二三维地图框架”,实现数据加载和应用服务轻量化转型,同时完成城市三维仿真系统功能升级,有力支持以城市三维仿真为基础的业务系统二次开发。

  三是继续推进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部署。与全市多个职能部门展开深入的地理信息技术合作,重点支持深圳市三防决策支持平台、市安全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以及深圳市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建设,截至2017年11月,空间平台支撑了市区91个委办局的地理信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在我市规划国土管理及人口、公安、工商等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与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信息中心、宝安区信息中心龙华区信息中心、龙岗区数据统筹办、坪山区信息中心等单位合作,促进区级空间信息分平台建设以提升市区数据共建共享成效。

  四是提升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开展了天地图?深圳节点数据更新,完成系统维护、应用服务建设以及门户网站运维工作,更新满足市级节点对接要求的二维矢量电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和60多万条地理实体和地名地址数据。对天地图·深圳门户网站进行升级,网站使用H5前端技术能够自适应PC端移动端应用, 丰富了用户使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使公众能够享受到更全面、更完整、更详细、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

  五是开展时空信息云平台前期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研究和全市空间平台用户调研,明确智慧深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重点内容,完成“智慧深圳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方案”和“智慧深圳时空信息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明确了从时空大数据体系建立和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角度,建成深圳市统一的、权威的时空信息大数据库和时空信息云平台,更高效地为政府各级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时空信息资源服务,为全市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持续更新地理国情数据,成果应用初见成效

  一是对地理国情成果进行年度更新。以最新的航片影像作为监测变化区域识别和数据提取的主要数据源,以各行业专题数据作为属性更新的重要参考数据源,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外业调查、数据编辑与整理等技术,完成1997平方公里范围的地理国情及市情监测数据生产工作,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遵守两检一验的质量管理原则。

  二是完善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发布与服务体系。通过深圳市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批量接收、检查、入库普查数据成果,实现深圳市情建库和汇交省级一体化建库,完善深圳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集成管理,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建设地理国情信息发布和服务系统,实现国情普查成果查询和统计分析成果展现,提供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三是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多部门协作。贯彻落实新《测绘法》要求,发挥地理国情监测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先后前往市民政局、市文体旅游局、市住建局、市消防支队等单位调研养老、文体、保障房、消防站等重要民生设施的特征和建设发展的现状,了解主管部门关切的重点问题;结合相关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开展重要民生设施监测评估数据生产和初步分析工作,并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为全面分析工作开展和成果应用铺平道路。

  四是探索城市尺度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将地理国情监测作为测绘领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城市规划的主攻方向。监测成果客观反映了我市资源环境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发展战略落实。目前,监测成果已在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动产统一登记、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提升地图管理规范化水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一是提升地图管理规范化水平。受理地图审核事项70多项,核发60多个审图号;编写并发布了《深圳市地图审核业务手册》、《深圳市地图审核办事指南》、《深圳市地图审核工作规范》;完成《深圳市政务工作系列地图》、《深圳市大挂图》、《深圳市影像地图》编制工作,制定了地图产品分发方案。

  二是将强管理和优服务相结合,多措并举治理“问题地图”。市规划国土委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深圳市全覆盖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问题地图”情况严重的网站进行约谈。行动期间,全市共检查地图5506张(幅、册),发现“问题地图”360张(幅、册),已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在优化服务方面,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无偿为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标准地图服务,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地图产品的有效供给。目前,“问题地图”的“治标”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治本”打下了扎实基础。

  (五)提升测绘应急服务水平,强化保障能力

  根据市应急办发布的《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大滑坡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反思报告的贯彻落实方案》,组织完成了《深圳市测绘应急保障预案》的修订。根据《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部分》要求,修订过程中我委分别征求了内部处室和各区(新区)政府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后报市政府备案;预案中明确了测绘应急保障的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各单位在测绘应急保障中应承担的职责;对应急启动、分级响应要求、应急终止等作出了相应规定;对技术保障具体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增加了应急测绘数据统一管理和发布,完善了测绘应急队伍储备库的建立,补充了测绘应急保障资金管理和应急演练内容等,确保紧急状态下测绘应急工作的快速、有序开展。

  (六)行业管理扎实有效,助力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强化行业市场日常监管。每月开展互联网地图服务监管,重点监控ICP在本地注册备案、涉及本地化服务的地图商业网站及本地政府和主要媒体网站;开展了一、二季度的地图市场日常巡查工作,并协助国家局、省厅完成对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地图市场大检查“回头看”检查工作。截至6月1日,全市共有63家测绘资质单位,其中甲级17家、乙级31家、丙级14家、丁级1家;已于2017年2月底组织完成全市乙、丙、丁级测绘单位的年度报告公示工作。

  二是开展地理信息产业调研。对我市重点测绘资质企业及典型地理信息相关企业进行走访座谈,调研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我市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组织开展了省外产业政策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浙江、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措施,为研究制定促进我市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七)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研发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籍宗地、建筑报建数据等规划国土审批业务数据与三维基础地理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可视化;实现了人口、法人、社会经济等数据与三维基础地理数据的实时关联和集成分析;实现了地质环境数据的三维实景重建及与三维基础地理数据的集成融合;实现了城市公共设施的承载力、服务能力、布局合理性等量化可视分析;实现了城市人口日常交通出行情况的集成与模拟分析;实现了视频数据与三维基础地理数据的集成配准与在线联动等功能。

  二是探索虚拟城市环境构建。重点开展城市地上下、室内外目标的三维精细建模、一体化组织与可视化表达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倾斜摄影测量与Lidar集成的三维精细建模、BIM与GIS集成的室内三维模型构建、基于建筑规划设计、竣工测量等CAD数据三维翻模的室内三维模型构建、基于SLAM技术的室内外全景三维构建等方面开展了技术探索与研究工作。

  (八)房产测绘管理改革有序推进

  按照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找准新定位,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新型房产测绘工作新模式,市规划国土委印发《深圳市房产测绘管理改革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先后赴北京、上海、昆山、厦门、成都等多个城市进行调研,为房产测绘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市场全面放开的环境下,探索建立依法定职能开展业务的事业单位运行模式,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相衔接的质量控制模式以及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模式。

  (九)多渠道开展新《测绘法》学习宣传活动

  一是组织本市有关单位和人员参加国家局、省厅开展的新《测绘法》专题辅导报告和培训,邀请国家局“七五”普法讲师团,宣讲新《测绘法》;二是撰写多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宣传稿在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上刊载;三是在“8·29”测绘法宣传日,在福田区香蜜公园,围绕新《测绘法》贯彻实施举办测绘法宣传日主题活动,现场开展定向寻宝、地图找茬、有奖问答,测绘仪器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十)推进学会建设助力行业发展

  3月16日,在土地房产交易大厦组织召开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现场选举产生理事会领导机构和常务理事,将深圳市测绘学会更名为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现场举行学会新网站上线启动仪式。新一届理事会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将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搭建政企平台,挖掘行业潜力,为会员和行业服务,为全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新网站的上线,也预示着学会将以此为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上级的要求相比,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新型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工作尚未完成,基础测绘成果供给方式继续转型,地图产品尚未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测绘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仍不健全,测绘部门事业单位改革有待深化等。

  二、2018年工作计划

  新《测绘法》的出台,明确了测绘服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宗旨,赋予了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在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测绘成果共享应用、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方面的新职责。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测绘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信息资源、各类其他信息的载体,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各行各业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测绘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国计民生提供客观、真实、精准的,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一切服务。

  十九大报告对全国今后的工作做了重大部署,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决策,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做到守土负责;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制造强国、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军民融合等方面,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做到勇于担当,提供坚实支撑。

  2018年,我市测绘地理信息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省、市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坚持“建设现代基础测绘体系、丰富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共建共享”三条主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动担当、奋发有为,提高保障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水平,为城市建设发展和质量提升作出新的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开展CORS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日常坐标转换(点位数据、影像数据)与控制点;开发深圳市基础地理信息转换平台,提供深圳独立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启动深圳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转换,将基于深圳独立坐标系的深圳市存量地理信息数据转换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一步完善深圳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覆盖全市海域的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高程数值模型,实现海陆一体化的三维测绘基准;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下建立2000深圳独立坐标系的前期研究工作。

  (二)大力扩展空间平台应用服务促进转型升级

  升级优化二三维地图框架和三维仿真平台,开发“二三维地图框架”PC端和手机端,提升空间平台数据集成能力以及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能力;推进市区两级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支持各区空间分平台建设,健全空间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为测绘成果汇交、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提供标准依据;推动地形图对象化管理,推动测绘信息化转变,开展现有深圳市数字地形图数据库结构升级及地形图数据整理建库,提升地形图数据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质量。

  (三)推进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

  开展深圳市重点片区建设发展空间监测分析工作,服务于我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战略,进一步落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拓展地理国情应用领域,因地制宜,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在社会经济发展、国土空间开发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进展和需求,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应用”的具体要求。通过对接委内外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需求,不断深化研究内容,形成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实用性强的项目成果,力争从宏观和微观、定量和定性、整体和局部充分发掘普查成果价值。

  (四)丰富地图产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拓展地图服务,推进民生系统地图编制与发布,按计划每两周推出一次民生地图服务,通过天地图?深圳节点、公众号在线发布民生专题,同步链接到委门户测绘频道,对部分专题图以纸质图方式在市民中心、图书馆等公众场所进行免费发送;开展政务工作系列地图成果发放服务;完成深圳市地图审核工作规范的编制与发布。

  加强对标准地图服务的宣传,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活动,宣传标准地图服务和国家版图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国家版图意识。深入开展“问题地图”排查整治工作,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与市网信办、市文体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行动,紧密合作,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地图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开展测绘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测绘响应能力

  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联合测绘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包括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的处置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六)繁荣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开展地理信息产业调查,对深圳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掌握我市产业规模、结构、发展趋势、产业发展限制因素和潜力;建立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名录和产业统计标准,为开展常态化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指标监测奠定基础;联合发改、科创、经信等部门开展促进我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七)加快新技术研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研究基于“地-楼-房”的测绘成果一体化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土地、建筑、楼层、房屋的图形及属性的集成精确展示,为规划国土房产管理提供图文并茂的数据支持;完成全市倾斜摄影真三维测绘试点研究工作和倾斜摄影真三维测绘标准及管理前期工作,为智慧深圳城市建设生产精细的真三维倾斜原始数据,为三维空间信息工作服务提供精细三维原始数据。

  (八)深入推进“放管服”,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要求,以权责明晰、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监管到位、规范高效为目标,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角色定位,厘清与市场单位的工作边界;进一步探索房产测绘工作新模式,研究工作新机制,保障相关业务经费;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房产测绘机构资格遴选和退出机制,强化市场监管措施,加强房产测绘成果管理,完善执法手段,实现房产测绘市场化规范运行。同时,进一步研究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


分享到: